让盲人“眨眼认证”太荒唐
2025-05-15 09:56:42? ?来源: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□徐兵 据央广网报道,近日,江苏扬州盲人管先生因无法“眨眼”完成人脸识别,被运营商拒绝办理手机卡,只能求助亲属代办。这一荒唐事件将某些服务的僵化暴露得淋漓尽致。 对于盲人、面部烧伤者、面瘫患者,甚至部分老年人,“刷脸”“眨眼”验证是迈不过的门槛。涉事营业厅工作人员面对质疑,仅机械地重复“人脸识别是必要程序”,毫无变通之意。而就在同一品牌的另一个营业厅,仅凭身份证和残疾证拍照留档即可完成办理。这一幕让人唏嘘:人脸识别本是为了便利与安全,如今却成了少数群体的绊脚石。可见有人把规定变成了挡箭牌,让程序成了低效服务的借口。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,信息无障碍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基本权利;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》明确要求,“非必要不得将刷脸作为唯一验证方式”。运营商作为公共服务的窗口,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守门人,而是服务者。盲人无法刷脸,就该有替代方案:指纹、声纹、人工审核等都能做到。曾经,46岁的盲人苏洪泰在微信上申请医保码时遇到困难,找人在他的眼皮上贴上纸,刷了上百次总算通过;94岁老人为激活社保卡,被家人抱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。今天,又出现盲人管先生“眨眼认证”。这些荒唐事暴露的不仅是服务意识缺失,更是对相关法律的漠视。是时候梳理一番,诸如让盲人“眨眼刷脸”的强制规定还有多少,从而及时整改到位,不让任何一张脸庞被算法拒之门外。 科技发展是为了便利,而不是制造新的门槛。信息无障碍建设已经写入了法规,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。算法是为人服务的,消除让盲人“眨眼认证”的荒唐事并不难。建立“技术+人工”的双轨验证体系,设置特殊服务窗口,培养服务人员的人本意识……拒绝技术教条的僵化执行,人性化的绿色通道应开尽开,科学技术才能更好惠及每个人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